2025年月度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动态(一)
医药健康产业分类及概念
参考动脉网分类标准,将医疗健康产业分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数字健康和医药流通五大领域。五大领域中,生物医药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医药研发制造外包服务等;医疗器械包括体外诊断、医用耗材、医疗设备、其他诊断/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包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与民营医院、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数字健康包括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和新型数字疗法;医药流通包括零售药店、药械物流、医药批发。
图|医疗健康产业分类
生物医药:综合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药学等科学研究成果,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物质。
生物制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药品。
化学制药:从天然矿物、动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过化学合成制得的药物,是缓解、预防和诊断疾病,以及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化合物的统称。
中药:以中医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而成,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医药研发制造外包服务:承担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合同范围内的研发、生产或销售业务部分的第三方机构。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
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医用耗材:高值医用耗材,一般指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低值医用耗材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
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利用其人员、设备等医疗资源和条件,对患者提供诊断、治疗、防疫、接生、计划生育方面的服务。
综合性医院:旨在处理各种疾病和损伤的医院是综合性医院,通常包括急诊部、门诊部和住院部。
专科医院:治疗特定疾病或伤害的医院是专科医院,可分为儿科医院、妇科医院、皮肤科医院、精神病院、肿瘤医院、传染病医院等。
民营医院:指非政府公办的,具有私人性质的医院。大部分由社会出资以营利性机构为主,也有少数为非营利机构,享受政府补助。
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又称“独立医疗服务机构”,是指在传统的医院体系外设立、专注于提供某项诊断、检验或专科医疗服务的机构。
数字健康:开发并利用数字技术普及健康知识及进行相关实践的领域,涵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
医疗信息化: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于医药研发、医疗服务等过程,以提高研发效率、服务水平,并能满足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
新型数字疗法:数字疗法的核心是基于软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干预方案,用以治疗、管理或预防疾病。
医药流通:药品市场的流通渠道,是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销售给零售商(包括医院药房)。
零售药店: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领取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零售企业。
药械物流: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器械供销配运环节,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医药批发:是指将购进的药品销售给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
医疗健康行业月度大事件Top6
2025年6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中,联影智能单笔融资金额最高,为10亿元,TOP6融资事件中,涉及领域包括AI医学影像、AI药物研发、小分子药物、外周血管介入和心脏电生理。
图|医疗健康产业领域融资事件TOP6
联影智能2017年成立于上海,是联影医疗集团旗下的公司,专注于医疗人工智能,以AI赋能临床、科研及设备,致力于将AI技术深度融入医疗影像分析、智能诊断辅助、医疗数据管理、疾病预测、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和临床科研等多个关键环节,覆盖院级管理、医疗创新生态、工作流优化、精准诊疗、个人健康管理等多个AI应用场景,为医疗行业提供多场景、多疾病、全流程、一体化的智能解决方案。
通过产学医融合创新,进行全栈(贯穿成像、筛查、随访、诊断、治疗的疾病诊疗工作流)和全谱(覆盖X-ray、CT、MR、PET、PET-CT等多模态)的医学影像AI研究,开发了通用的全栈全谱技术模块。通用模块像魔方组件,经过不同排列组合,快速高效地形成不同产品与解决方案,为临床带来实际价值。
实现以部位、疾病及临床场景为中心的AI精准诊断,覆盖全身部位、全影像模态及多元临床场景。Al影像辅助诊断产品均可采用SaaS模式,可随时一键开启云端智慧医疗。同时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和严格的隐私保护协议,为数据安全与患者隐私保驾护航。开放平台与生态系统赋能科研,将AI算法和算力注入数据和知识端,让合作伙伴成为AI科研大师,探索更多生命未知领域。全模态赋能设备,AI技术从源头赋能全线模态医学影像和放疗设备,让成像与治疗更快、更好、更安全、更经济。
已推出100多款医疗AI产品,其中12项NMPA三类证,15项美国FDA认证和13项欧盟CE认证。落地全国三千余家医院,贯穿诊疗全流程。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类科技项目共80余项,累计发表科研论文500+篇,申请专利500+。
汇聚了一批海内外顶尖医疗AI人才,总部位于上海,已在北京、武汉、成都、深圳、美国波士顿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并计划在西安等地组建研发团队。